旅行中的大型失控现场
查看话题 >(这篇本来想昨天元宵节发出的,因为故事本身有个相对圆满的结局)
给你35秒,能做什么?
早饭时我将一杯奶放进微波炉,高火加热30秒,刚刚好,得到不烫嘴的温度。
篮球比赛的一次进攻时限是24秒。35减24,还有11秒,后场快速发球,也许可以绝杀。
2019年1月19日下午3点47分,我们的船“雪龙”号从发现冰山到“触碰”,只用了35秒。35秒之前,冰山的白与浓雾的白,完美融合、天衣无缝,仿佛遁于无形。
35秒内,我站在房间的窗户前,眼睁睁看着船头前方一块浮冰飞速长高,变作了一堵白墙。
这种浮冰在南极太常见了,我对它早已没有了初见时的兴奋。船在浮冰区航行时,海面上布满了白色拼图版一般的冰块。船头龙骨与冰块相碰也会发出“咣、咣”声,船身偶尔震颤像行进中的轿子。
有时浮冰也会很厚,但它从未突然长高。当我发现这面“白墙”变蓝时,它已成了一座坚硬、高耸的平顶冰山,而雪龙船就那么不可阻止地撞了上去。船头桅杆瞬间像纸片一样折断,前甲板被冰雪埋没。
许多人问我撞冰山那一下有没有什么剧烈的响动?冰山出现得如此突然,撞击的过程也如电光石火,5秒之后,船头已从这凶险的“亲吻”中“拔”出,雪龙全力倒车,沿着破冰而来的水路退了回去。无论是撞击声、船身的震动,即便在当时回想也恍然如梦。
船舶倒退时,一股浓重的黑烟从船身后部的烟囱飘到了船头。我们从未见过雪龙喷出这样“咆哮”的黑烟,这只能说明轮机正在全速倒车。据说驾驶员在发现冰山时就已在全速倒车……不然雪龙也许不会在“亲吻”冰山5秒后就逃出“虎口”。
为什么是5秒?因为撞冰山之前,我那台用吸盘固定在房间舷窗上的gopro恰巧在拍摄延时视频,它每隔5秒拍摄一张照片。从它拍下第一张照片,到雪龙撞击冰山,一共只用了35秒。第40秒,雪龙顶着一头白雪,已从冰山脚下离开。
就在撞冰山的前一天夜里,我们的船经过了一片聚集着几百只食蟹海豹的浮冰区,船上的鸟类和海洋哺乳动物调查员——北京师范大学鸟类学教授邓文洪称之为“海豹居住的小镇”。那时是夜里10点左右(南极的极昼,天仍然亮着),很多人都跑去船艏拍照。没错,就是后来“雪龙”与冰山正面对抗的部位。
撞冰山前2个小时(下午两点左右),我从房间里向窗外看去,看到船长和我熟识的一个气象员站在船艏瞭望台上,两个人在聊天,还不时手指前方。这天午饭时我就听到船长跟气象员说:想去船头拍几张照片。不知道船长是不是也被这个区域的浮冰吸引了。看了他们一会儿后,我便回到上铺,不久就睡着了。我在船上很少睡午觉,但这一次睡得很沉。阿蒙森海阴沉的天空仿佛摆脱了极昼的控制,营造出专属于这个海域的“昏冥”。
撞冰山前17分钟,邓文洪离开了船艏甲板,因为当时雾大,看到的动物不多。他回到了船身中部4楼甲板继续观测,在那里只能看到船舷两侧和船身后部,前方被白色艏楼遮挡。与冰山“擦肩而过”后,邓文洪推想:如果当时正在船艏拍摄,注意力被动物吸引,等发现冰山时也许已没有时间逃脱。
撞冰山前几十秒,我刚从昏睡中醒来,站在窗前打开了gopro,想拍摄一段船在海雾中航行的视频。不是没有拍过“雪龙”在浓雾中航行的景象,但也许在浮冰区浓雾中航行的还没有拍过吧。我犹豫了一下是将延时模式设为“2秒一张”还是“5秒一张”。最终选了5秒。
就这样,这台gopro用7张照片记录下了雪龙“触碰”冰山的过程。如同一部大片。










用手机拍完这张照片后,我停止了gopro的延时模式,转为了视频拍摄。视频中,雪龙倒退约1分钟后,冰山再次“雾隐”,仿佛从未在海面上出现过。
随后船上立即清点人数(查看有无人员受伤),船员下到船艏底舱检查(没有发现船体结构异常),船上从始至终没有出现慌乱的情绪和景象。下午5点,船上广播通知大家可以开始晚餐。晚餐后,全部科考队员被分为4组,开始配合船员清理船头积雪。这一干,就是两天两夜。
你可能注意到了船头被积雪压埋的两根红色立柱,那是船头的吊臂,在船舶靠港时用于吊运食品。清理积雪时,这两根吊臂发挥了巨大作用,船员们利用吊臂和绳索,移除了很多巨大的冰块。那都是坚如磐石的冰山蓝冰,也许已经存在了成千上万年。凿下来的碎冰里,能看到封存的气泡,正是这些气泡,让光线在冰山上折射后发出了蓝光。




关于这次事件,我在清冰两天后写了两篇新闻稿件(纸媒),其中一篇经过国内三天左右的审核才最终发出。另一篇则只在一个小公众号上悄悄发出。相关链接附在文末。两篇报道的写作方式是偏官方的,可能不算好看。
冰山事件后,本次考察队领队在一次面向在船队员的会议上说了一句话,令我印象深刻。他也是引用一位队员的话说:这一次,是雪龙船救了我们。
的确,作为一艘破冰船,雪龙用它的“铁头功”与冰山正面接触,仍然能够安然退出,令人感叹。
这里,用邓文洪在一次聚餐时的话作为本篇简略记事的结尾吧。“敬雪龙船!”


两篇新闻稿件链接
《“雪龙”碰撞冰山|48小时亲历,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?》(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?src=11×tamp=1550152285&ver=1428&signature=iS4V601PSlxImtvLbx-qGUgQFBxRyxnWYglx5Y7KRVRvqne62l7*ST3S6e3bDebvdAM9RJUFXx65-mqdnzaszfXOQGWR43wkTk7SCMCA5abT2BXsME4BG5ra7YU6wkrF&new=1)
全拼的最新日记 ······ ( 全部 )
- 三个符合语法却无意义的句子 (4人喜欢)
- 事物的影子 (4人喜欢)
- 七企鹅 (48人喜欢)
- 如果说有什么节日,死是唯一的节日 (27人喜欢)
- 白海豚 (4人喜欢)
热门话题 ······ ( 去话题广场 )
- LGBT权益 1672165人浏览
- 意外走入你镜头里的人 105832人浏览
- 我追《生活大爆炸》的这些年 新话题 · 3040人浏览
- 当我们谈论性别与性向多元时 64051人浏览
- 当代艺术如何影响你的生活? 684人浏览
- 我的对象是编辑 508932人浏览
35秒可以得13分……
有惊无险,必有后福。在南极吃悠哈奶糖一定很开心吧,哈哈。
会不会有人受处分?
敬雪龙号
好厉害!
你就在那上面做啥
现在的船不是都用雷达的?开船的人打瞌睡了?
船用雷达扫出来是一堆黄斑,没法区分冰山和浮冰。开船的不会瞌睡啊,还是雾太大了,发现冰山时已经晚了
雾天拍摄照片,雾中的物体会比肉眼所见的更加明显,雾气在照片里会显得比较稀薄。所以不能用照片参考当时的肉眼条件,必然是很突然的,近在咫尺才辨别出来是冰山。
多么好的淡水资源,融一下就是天然矿泉水。
是的,当时凿下来有人拿回去泡茶喝
没事就好..
时刻不忘养生~
敬雪龙号
是你,麦迪
随船记者
可是都已经在浮冰区域了,没有冰山会突然出现的预警机制?还是过于依靠机器识别,船员之前在拍照片什么的感觉都比较放松,没有人会在意会不会出现什么情况吗?
冰山在雷达上应该有回波吧,保持安全航速航行,运用一切有效手段加强瞭望是很重要的
人家都說了是隨船記者!
篮球场上麦迪35秒能拿下13分
必有后福
沒事就好
还好活着
都不是理由,泰坦尼克号可以简单归结为运气不好撞上冰山了吗?在冰区航行自然有相应措施和仪器探测,实在雾大不能航行,遵守能见度不良时规则:停航等待。
键盘大航海么
稳
想做随船导演,哈哈哈可以记录下船员的生活
有点儿海底两万里的剧情感……
可以
愿海上所有工作人员 一生平安 ??
有好几个认识的在船上
??
船都是有冰级的,上船前不做功课?
。。冰山
清理冰雪那张 瞬间感觉到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……
同感,没有人比较的时候感觉冰山并不高,加了人才发现冰山那么大
好
哦,杰克,哦,肉丝。你跳我也跳
35秒对于当时的人又快又漫长!
哈哈哈哈哈哈
羡慕可以坐科考船
敬勇气!敬运气!
我能考上本科吗?
我能考上本科大学吗?
所以,相关的障碍物探测器,是不是应该研究一下~~~
棒!
赞
稳健
真是看得好后怕:/ 保重!ps 那张蓝冰真是太美了
对
放开那座冰山,让我来
敬佩~
看他们没人回复你。看到这句话我就来回复一下,互相懂就好。
有种北境长城的即视感!!!!!!!
没有雷达吗?。。。水平方向呢雷达?
火密表示第一个想到的也是这个
同九年,汝独秀
哈哈,停下来,结冰了跟难起步
> 我来回应